EAP專欄

EAP:隔離生活焦慮又孤獨,該如何提升自我的「心理韌性」?

隔離生活焦慮又孤獨,該如何提升自我的「心理韌性」?

長時間在家不出門,無形的壓力常伴隨些許心理困擾,期許大家一同落實身心靈防護策略,照顧自己與他人!

隔離生活的壓力常伴隨的心理反應 根據國外整合性的研究指出,為了抑制病毒的傳播,許多國家實施不同程度的隔離政策,多數非必要的社交活動都被禁止。因染疫、檢疫、或防止疫情蔓延而被隔離或限制社交活動的民眾,面臨很大的壓力,通常伴隨以下四項主要的心理反應:

  1. 非特定且無法控制的恐懼: 因為疫情的蔓延,使暴露在感染風險中的人們更害怕自己與親友被感染,對於疑似染疫的身體症狀更加關注與擔憂,產生無法控制的恐懼感。
  2. 無所不在的焦慮: 因隔離造成的社交孤立可能連結到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對新的或未知的感染源感到恐懼,進而提升焦慮感,產生許多非理性的災難化思考。
  3. 挫折與無聊: 因為日常活動的限制、社交需求的中斷、身體接觸頻率的降低、及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等,這些都容易讓人感到挫折與無聊。
  4. 感到孤獨: 隔離造成的孤獨感對個人的身心健康都有潛在的巨大影響,並且,焦慮、恐懼或集體歇斯底里會逐漸加劇孤立感。

這些心理反應會造成主觀的幸福感與生活品質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解除隔離後,這些症狀仍可能持續一段時間,甚至造成長期的行為變化,例如:警惕性地洗手、過度清潔、避開人群。因此,隔離不僅在短期內,也會長期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並產生明顯且功能失調的心理後果。

  • 影響心理健康之危險因子

  1. 資源不足: 在隔離期間,民眾的基本需求(食物、日常生活用品、及防疫物資如口罩、消毒用品等)若供應不足,往往會產生挫敗感和不確定感,成為焦慮和憤怒的主要來源。
  2. 資訊不足或不明確: 公共衛生當局提供的信息不足或不明確可能成為壓力來源。不同單位或不同政府級別的資訊矛盾與混亂,會導致民眾無所適從,產生更多的焦慮與恐慌。
  3. 情感表達困難之特質: 正確且適時的理解與表達情緒有助於抒發情緒壓力,並獲得外在支持。然而某些族群並不習慣或無法這麼做,這也會導致他們處在高張的情緒壓力中,承擔較大的心理健康風險。
  • 影響心理健康的「保護因子」

  1. 良好的心理韌性:心理韌性可視為個體在危機環境中良好適應的動態過程,這使個體在遭受重大壓力和危險時能成功應對和迅速恢復。故提升心理韌性可以提高面對疫情蔓延時的適應力與疫情後的恢復力。
  2. 足夠的社會支持:較高的社會支持有助於減少心理困擾和心理疾病發生的可能性。故相關單位應提供足夠的社會支持,尤其針對特定的高危人群(例如染疫患者、防疫人員、和醫療從業人員)。

 

面對長期的COVID-19疫情,如同跑一場馬拉松一樣,耗費我們大量的精力與耐力,可以透過練習提升自我的心理韌性,例如從事喜歡的活動(看書、追劇、烹飪、園藝、瑜珈、手遊、靜坐冥想等),達到抒壓並轉移對疫情的注意力,讓生活盡可能如常,找到與疫情共處的生活平衡。

期盼與大家一起落實生理及心理的防疫策略,照顧自己與他人,陪伴彼此一同抵達終點,度過疫情的考驗。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176553